【癌症殺手】27歲港男胃口轉差消瘦揭患胃癌3期 醫生拆解常見症狀及預防方法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2/10/26 16:51

最後更新: 2022/10/26 20:28

分享:

分享:

27歲金融才俊胃口轉差消瘦揭患胃癌3期。

胃癌屬本港第6號癌症殺手,2020年共有613人因此病亡,佔整體因癌症而死亡數目4.1%。究竟胃癌發病年齡是否普遍局限於老年? 有甚麼因素增加患癌風險?又有甚麼食物會誘發或能預防胃癌?TOPick邀請了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林嘉安接受訪問,為大家遂一整合解難。

最新影片:

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林嘉安表示,胃癌患者平均年齡為70歲,統計數字上雖暫時並無特別年輕化趨勢,不過他亦分享曾遇過一名只有27歲的金融財俊,因胃口轉差,體型日漸消瘦來求診。他於是為病人進行一系列檢查,最終證實為胃癌3期,該病人其後需先後接受化療及胃部手術切除。但慶幸地,化療對病人的腫瘤十分有成效,短短2個月內,腫瘤面積大大縮減,不過由於貼近食道位置,為減少復發風險,病人仍需接受全胃切除。

林嘉安進一步解釋指胃癌主要分為4期,一般而言,如果腫瘤沒有擴散而且屬於早期如1至3期內,醫生會建議病人將整個胃部切除,視乎情況決定是否配合化療;如發現已屬晚期,或已擴散至淋巴等部分,則主要以非手術方式去控制病情,如化療、鏢靶,免疫甚至紓緩治療。至於胃部手術切除後的注意事項? 林嘉安指事實上即使切除胃部後的病人亦可以像常人般進食,但由於進食後,食物會直入小腸,太快太大件亦會難以消化,因此他建議細咀慢嚼,及少食多餐。

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林嘉安

常見症狀:

林嘉安表示胃癌可以無明顯病徵,但如果身體持續性出現貧血症狀,易攰及大便有血等症狀便要當心,因為這極可能代表胃部腫瘤有出血跡象;再後期腫瘤變大,更可能會影響患者進食,有作嘔,甚至嘔血情況。此外,由於難以進食,身型日漸偏瘦亦往往是胃癌的常見先兆之一。問及黑便是否等同大便有血? 林嘉安指並非所有深色大便都代表是胃癌先兆。部分黑便的產生原因都只是因為吃了黑色食物或鐵質,又指最要提防的冀便是混合腥臭味,呈稀爛或水狀形態,有這情況必需儘快求醫。

治療方法:

早期1至3期手術配合化療成功根治率較高,但即使晚期,即癌症已擴散,無法再根治,病患亦無需過份憂慮,一般會以化療搭配標鈀藥治療;一些屬於HER2型胃癌的患者,便可以使用針對性的受體標靶藥物,透過阻截HER2受體,令癌細胞不再生長。至於較新式免疫治療,則是透過腫瘤抽樣,根據生物標記(Biomarkers)評分,再判斷病人是否適合。對於晚期胃癌患者,林嘉安強調:

病患亦無需過份憂慮,現時胃癌病患存活期已大大提高,而且時至今日,藥物已有多種配搭,醫生可根據病人情況安排不同的藥物。

預防胃癌方法

要預防胃癌,林嘉安提醒 「禍從口入」,避免食煙、飲酒、進食加工、醃製及高鹽食品,如香腸、火腿、午餐肉、公仔面、臘腸等,同時需增加蔬菜、水果攝取。此外,他亦建議儘量食用新鮮食材,又指擺放太久的食物及翻熱會有增加患癌風險。另一方面,高糖分的食物及飲品,他亦指最好減少。至於生活習慣方面,他則指市民需要恒常運動,避免痴肥;定期胃部內窺鏡檢查,檢查胃內是否有潰瘍,腫瘤,一旦有懷疑,亦可取組織出來化驗;如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,則需服用抗生素,以免情況惡化。他亦語重深詳表示:

預防勝於治療是最重要,一旦有疑似症狀,便需及早延醫,切勿諱疾忌醫。因為愈早發現,根治機會便愈高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睇文睇片贏獎品:https://bit.ly/3ClEy1R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【獨家優惠】限時搶Columbia網店購物滿$2000即減$400優惠碼:https://topick.hket.com/article/3377747

記者: 容惠玲